榮軍院高110米,是路易十四在1676年建成的,包括教堂和一些幾層樓的大院,用來安置戰爭中有功的殘老官兵,類似養老院。北邊的一院三層樓房后來改為軍事博物館(Musée de 1'Armée),大門前蹲著好幾門古代大炮。如今,它因拿破侖墓而出名。 拿破侖(NAPOLEON Bonaparte 1769-1821年)出生于科西嘉島一個破落貴族家庭,是法國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,法蘭西第一帝國(1804-1814年)和百日王朝(1815)的皇帝。他在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統治時期,竭力強化中央集權的軍事官僚機構,頒布了《法國民法典》(有的民法至今還在使用),把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。由于連年戰爭,國內階級矛盾加劇,人民生活貧困,其統治被削弱。1814年歐洲反法聯軍攻陷巴黎,拿破侖被放逐到地中海中的厄爾巴島。1815年重返巴黎,建立百日王朝。1815年6月18日在滑鐵盧戰敗后,又被放逐到南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島,1821年5月5日死在獄中。他在遺囑中寫道:“我愿我的身體躺在塞納河畔,躺在我如此熱愛過的法國人民中間。”后來,路易 ·菲力浦國王滿足了他的遺愿,于1840年12月15日在隆重地儀式中把拿破侖的遺骸運回巴黎,存放到榮軍院。這也就是說,在死了19年之后,拿破侖才葬到了他想永遠安息的地方。 拿破侖墓安置在墓堂地穴中央,四周有12根石柱,分別飾以浮雕,代表一次次光輝戰役。遺骸放在六層棺槨之中,從里向外,第一層是白鐵棺,第二層是桃花心木,第三、四層均為鉛制棺,第五層是烏檀木,第六層是橡木棺。然后,還有一層外棺,用從俄羅斯運來的紅斑巖鑿成,表現曲線凹入,多少有點像拿破侖生前常戴的船形軍帽。墓室上.層建成環形樓臺,人們站在上面可以向下瞻仰他的棺槨。